二月 28, 2019
二月 28, 2019

網球頂尖選手的對戰成績

網球頂尖選手的對戰成績

分析 Djokovic 和 Nadal 的資料

Nadal 是否只會挑軟柿子吃?

哪些選手遇到 ATP 前 20 強就手軟

網球頂尖選手的對戰成績

Credit: Getty Images

在網球大賽中,和頂尖選手對決的表現是衡量實力的指標。本文檢視現今 ATP 前 20 強選手彼此的對戰表現並分析選手資料,讓您在投注市場中取得優勢。

ATP 前 20 強選手在大賽中的表現

ATP 巡迴賽包括四種層級的賽事。  從最高到最低分別為大滿貫、ATP 1000 分級大師賽、500 分級錦標賽,以及層級最低的 250 分級賽事。在 250 分級賽事中,籤表中可能根本就沒有前 20 強選手,參賽者可能根本就不必擊敗前 20 強選手就能贏得冠軍。

水準較高的大滿貫和大師賽則是截然不同的情況。從 2018 年起舉行的五次大滿貫賽和九次 1000 分級大師賽中,14 項賽事中只有 3 位冠軍不需要擊敗任何一位前 20 強對手。  

整體來說,就 2018 年起舉行的五次大滿貫賽來看,ATP 選手平均需擊敗 2.40 位前 20 強選手才能贏得冠軍。

14 項賽事中有 7 次 (50%) 的冠軍需擊敗三位前 20 強選手。上季巴黎大師賽的 Karen Khachanov 費盡千辛萬苦才奪下生涯第一座大師賽冠軍,這位俄羅斯小將擊敗四位前 20 強選手才奪冠。

整體來說,就 2018 年起舉行的五次大滿貫賽來看,ATP 選手平均需擊敗 2.40 位前 20 強選手才能贏得冠軍。同一時期的大師賽數據也幾乎相同,平均為 2.44。選手不太可能只需要擊敗一位前 20 強選手就能奪得大賽冠軍,擊敗兩位仍然低於平均值,顯然大賽冠軍通常必須有能力擊敗好幾位前 20 強選手。

先瞭解這一點非常有幫助,我們可以分析巡迴賽主要選手的資料,看看哪些選手的實力較有可能或較不可能達成這項成就。 

分析 Novak Djokovic 和 Rafa Nadal

首先從雄霸現今男網的雙巨頭 Novak Djokovic 和 Rafa Nadal 看起。本文下方的表格顯示,就保發/破發綜合百分比數據來看(評估選手實力的可靠數據),這兩位選手的數據相較於其他男網選手可以說是鶴立雞群。 

事實上,Nadal 的整體綜合資料比 Djokovic 還優異(或許是因為他在拿手的紅土球場奪下數場壓倒性勝利),過去 12 個月的綜合百分比為 123.6%, Djokovic 為較低的 119.0%。他們的數據都是世界一流。

不過若單獨評估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表現,實際上 Djokovic 比較佔優勢。他的保發/破發綜合百分比降到 113.2%,不過這位塞爾維亞選手比他的西班牙勁敵略勝一籌,Nadal 過去 12 個月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數據只有 112.6%。實際上 Djokovic 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綜合百分比只下降 5.8% (119.0% - 113.2%),而 Nadal 下降了 11.0% (123.6% - 112.6%)。

Nadal 是否只會挑軟柿子吃?他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資料還是很優異,所以這種說法其實有點過頭,不過如同過去討論過的內容,紅土之王有能力痛宰排名較低的選手,因此他的資料確實有點灌水。

ATP 前 20 強選手統計資料 

選手

12 個月保發 %(對所有選手)

12 個月破發 %(對所有選手)

12 個月綜合 %(對所有選手)

12 個月保發 %(對前 20 強選手)

12 個月破發 %(對前 20 強選手)

12 個月綜合 %(對前 20 強選手)

綜合 % 差異

 

 

 

 

 

 

 

 

Djokovic

87.9

31.1

119.0

88.2

25.1

113.2

5.8

Nadal

87.4

36.2

123.6

82.5

30.1

112.6

11.0

Zverev A

82.4

28.2

110.6

80.3

18.0

98.2

12.4

Del Potro

87.9

25.9

113.8

86.4

16.0

102.5

11.3

Anderson

89.4

16.0

105.4

84.4

12.7

97.1

8.3

錦織圭

82.1

25.0

107.1

74.8

21.1

95.9

11.2

Federer

91.2

22.4

113.6

89.4

13.0

102.4

11.2

Thiem

83.9

24.5

108.4

77.1

22.6

99.7

8.7

Isner

94.5

9.7

104.2

89.1

4.3

93.4

10.8

Cilic

86.8

21.9

108.7

84.4

20.7

105.0

3.7

Khachanov

86.9

20.0

106.9

81.2

16.9

98.1

8.8

Tsitsipas

85.5

16.0

101.5

76.8

15.0

91.9

9.6

Coric

85.2

25.7

110.9

81.1

19.4

100.5

10.4

Raonic

91.7

15.6

107.3

88.0

11.4

99.4

7.9

Medvedev

81.8

25.2

107.0

78.3

15.5

93.8

13.2

Fognini

75.6

28.8

104.4

70.6

18.3

89.0

15.4

Cecchinato

79.0

19.9

98.9

75.3

27.4

102.6

-3.7

Bautista-Agut

82.8

25.2

108.0

76.0

19.2

95.2

12.8

Schwartzman

73.8

30.7

104.5

60.4

24.3

84.7

19.8

Basilashvili

75.9

20.8

96.7

81.6

14.9

96.5

0.2

上表列出 ATP 選手過去 12 個月對戰所有選手的保發/破發成績(資料截至 2019 年 2 月 21 日),並且比較同時期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保發/破發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一位選手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表現比對戰所有選手時更優異,他就是 Marco Cecchinato。

這位義大利紅土球場高手仍是個謎,我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他對戰頂尖選手時會有這麼優異的接發球表現(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破發百分比為 27.4%,相對來說整體只有 19.9%)。由於他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資料樣本比上表其他選手的資料少一些,變異數是可能的原因,不過很難作出他是大場面型選手的結論。

Nikoloz Basilashvili 是另一個對戰前 20 強選手時表現優異的選手,他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綜合數據幾乎和對戰所有選手時一模一樣,不過他對戰前 20 強選手時會轉變為發球型選手。

分析 ATP 前 20 強選手時,我發現他們和其他前 20 強選手對戰時很常轉變為發球型選手。現今前 20 強選手中的 12 位,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保發百分比超過 80%(對戰所有選手時有 16 位), 但是只有 7 位選手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破發百分比超過 20%(相對來說對戰所有選手時有 15 位)。只有三位選手(Cecchinato、Djokovic 和 Nadal)在接發球局破發的百分比超過四分之一。

總共只有七位選手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保發/破發綜合百分比能突破 100%,除了上面提到的 Djokovic、Nadal 和 Cecchinato,另外還包括 Juan Martin Del Potro、Roger Federer、Marin Cilic 和 Borna Coric。不過他們的數據遠遠不及 Djokovic 和 Nadal,這多少能解釋為何他們在大賽後段常後繼無力。

遇到 ATP 前 20 強就手軟的選手

雖然以上選手的表現有點落差,不過若和錦織圭、John Isner、Stefanos Tsitsipas、Fabio Fognini 和 Diego Schwartzman 等選手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錦織圭的發球對頂尖選手沒有威脅性,Schwartzman 更是慘不忍睹。Isner 過去 12 個月對戰前 20 強選手的破發百分比只有 4.3%,Tsitsipas 和 Fognini 的發球數據也很平凡。 

瞭解選手是否有能力打進大賽後段非常關鍵,舉例來說,雖然錦織圭、Isner、Raonic 和 Bautista-Agut 等選手的整體數據很不錯並且總是排在前 10 名左右,這些資料可以解釋為何他們在大滿貫賽中表現不佳。 

選擇投注大賽的優勝冠軍時,選手是否有潛力能在對戰頂尖選手時佔上風是值得考量的因素,若選手做不到就會陷入困境。

投注資源 - 增進您的投注能力

Pinnacle(畢諾克)的投注資源是線上最全面的專業投注建議資料庫之一。我們的目標就是增進投注者的博彩知識-不論投注者投注經驗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