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得分效率和現代 NBA(2010 年來)的三分線進攻策略、為何越來越多球員射三分球,以及 Stephen Curry 和金州勇士如何利用高效率得分贏得 2014-15 年總冠軍。
籃球運動開始採用三分線已超過三十年。雖然籃球原本的 13 項規則中並不包含三分線,不過它已成為籃球運動的一大重點,近 5 年來更成為 NBA 的焦點。
本文將從 2013 – 2014 年 NBA 賽季初開始談起。LBJ 和熱火眾星雲集的先發球員和二線球員,在上季 NBA 總冠軍賽中以 4-3 擊敗聖安東尼奧馬刺。
在過去 8 個 NBA 賽季,球員投三分球的次數大幅增加。
不過新賽季開始之後事情有點不對勁。眾人皆知 LBJ 和熱火的其他先發球員已經有很好的默契,不過有一位球員逐漸從板凳展露頭角。他就是 Shane Battier。
Battier 不是泛泛之輩。自從 NBA 在 2009 年開始在全聯盟使用影像分析之後,他就拼命研究比賽影片。他開始深入研究球員的特性,這讓全聯盟的教練團都開始對這種分析產生興趣。
這似乎只是另一個趣聞軼事,不過這確實是事情開始發生轉變的時間點。
當然,還有其他人也很重視這方面的分析。Sam Hinkie(費城 76 人前管理部總經理)、Darryl Morey(休士頓火箭現任球隊經理)、Bob Myers(金州勇士現任球隊經理)等人都開始重視數據和統計分析在聯盟後段比賽的效用。
三分球熱潮
實際上,1979 – 1980 NBA 賽季開始採用三分線,原本只是想要稍微改變一下比賽方式。在原本的 13 項籃球規則中加入三分線以後,就成為現代的籃球。
以上資料統計圖清楚顯示,自從 NBA 開始採用三分線以後,聯盟的得分趨勢就產生劇烈改變。 不過這是否能證明,在三分線後方投籃是更加有效率的得分方式?
至少從業餘觀察家的角度來看,其中一個明顯的答案就是投籃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不過為了讓讀者更清楚瞭解,請見下圖:
2010 – 2018 的 8 個 NBA 賽季中,由於各隊瞭解到其他得分方式比三分球更費事,想提高得分效率的結果,就是投三分球的次數大幅增加。
當然,投三分球的次數增加,兩分球的次數就下降。根據 basketball-reference.com 的資料(本文所有資料的來源),80 年代中期至 2000 年初期是以中距離投籃為主。
所有球隊的勝率分析計算都一致顯示,投三分球(尤其是在角落投三分球)在統計上可以提高 20% - 35% 勝率。這是聯盟球隊分析人員和資料學家廣為使用的計算方式。
金州勇士球隊經理 Bob Myers 是一位十分仰賴有效數據分析來獲勝的球隊高層。
金州勇士讓球隊主將 Stephen Curry 在三分線後方(靠近球場中線)附近自在投籃的有效得分方式確實奏效。Klay Thompson 是 Curry 執行球隊高效率三分球戰略的搭擋。他們的三分球得分領先全聯盟,贏得「浪花兄弟」的稱號。
三分球和 NBA 投注
現代 NBA 採用高效率得分策略的趨勢,可以說確實對賠率有相當大的影響。投注者現在可以利用公開的進階數據,更有效地進行投注。
我的結論是:三分球確實比較有效率。它能提高得分,讓全 NBA 的平均得分回升到 100 – 101 分的標準,和當初剛開始採用三分線的平均得分類似。
- 閱讀:如何投注 NBA
不過,有一項更加值得注意的有趣趨勢。由於這股三分球熱潮,開始出現不同於傳統後衛、前鋒、 中鋒的「無固定位置球員」。
如果聯盟出現越來越多無固定位置球員,中距離投籃和「遠距離兩分球」可能會再度興起,而「進算加罰」的效率也會逐漸受到重視。
投注者應持續關注 stats.nba.com。這是最公開透明的統計網站。其中的資料可以幫助您瞭解球隊如何利用球員的特性。